-
多地加速松綁,二線接力救市
最后更新: 2022-05-11 13:21:26(文/張志峰 編輯/馬媛媛)自“五一”節后央行與銀保監會、證監會齊齊發聲,透露放寬房地產信貸支持政策意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之后,短短幾日內,又有多城開始“內卷”式地發布松綁政策。
近日,僅江蘇一省,就有蘇州、南京、無錫、揚州、常州等多地重新發布新政,從松綁限購、限售、限貸等重量級政策,到購房補貼、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刺激需求的手段無所不包。
樓市松綁政策加速落地
5月9日,蘇州、揚州、常州、無錫等多地幾乎同時發布救市政策。
其中,蘇州政策松綁力度最大,具體為:新房限售3年改為2年、二手房直接取消限售;限購放開,外地戶籍由累計2年社保改為連續6個月社保;二孩及以上家庭買新房二手都不限;非限購區域,即常熟、張家港,購房不計入家庭限購套數;認定的人才家庭,即使不是蘇州戶籍,也可享受本市戶籍購房資格。
揚州也不甘示弱,繼公積金貸款最低2成首付后,再度釋放一波利好:取消限售、限購、更有50%契稅補貼。
常州的松綁政策也較為全面,限售期由4年調整為2020年9月之前2年;二套房首付比例由目前的60%首付起降低為30%首付起;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個人最高額度由30萬提升至60萬,家庭最高額度由60萬提升至90萬;土拍政策優化,開發商土地款付清時間延長至1年。
中指研究院指出,4月以來,各地調控政策優化調整的節奏明顯加快,政策內容向限購、限貸、限售等方面延伸,政策工具箱持續完善且內容更加精細化,城市向熱點一二線、熱點區域擴圍,長三角城市群優化政策的頻次更高、節奏亦在加快。
這一情形在4月末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之后表現得更加明顯。
據不完全統計,僅五一假期期間,就有18個省市發布或執行了穩地產新政,東莞、惠州等降低限購門檻,達州、沈陽對多孩家庭購房給予了政策傾斜;洛陽、上饒、連云港、梅州等降低首付比例至2成,株洲、南陽、黃石、岳陽等或契稅優惠、或購房補貼財政“托市”。無錫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免征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三四線城市調控政策的轟轟烈烈,熱點城市特別是一線與強二線城市發布救市政策的范圍及力度則顯得小心翼翼,多為“擠牙膏”式。
典型如蘇州,自4月份開始接連發布松綁二手房限售、松綁限購條件、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措施,如今又繼續調整新房、二手房限購限售條件。單次來看,松綁幅度不大,但整合近一月調整力度和范圍則不容小覷。
以至于有人戲稱,蘇州幾乎“周周出樓市新政”。
而一線城市盡管同樣面臨市場下行壓力,但尚未發布較大力度的松綁政策。
如上海,僅僅在4月份放寬了臨港片區購房條件;再如深圳,雖然近日來類似風聲不斷,但始終未有官方消息證實。
行業拐點還未到來
信貸政策支持下,房地產行業受到惠及,政策面松綁的阻礙已經有所減小。
從目前來看,盡管出臺政策的頻次高,但仍以三四線城市居多,而三四線城市政策的松綁拉動需求的效果較為有限,絕大多數二線城市政策盡管也有所松動,但普遍較為謹慎。
要知道,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本就沒有限購限售政策的約束,購房門檻幾乎為零,現在只是迎來更大力度的刺激與寬松,卻無法從根本上提振購房者信心,從而改善樓市現狀。
比如首付比例,麗水、溫州、贛州等城市,將首套首付比例降低為20%;廣東梅州甚至將二套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也降為20%。
因此,業內普遍認為,樓市是否能夠迅速回暖,關鍵還要看一線城市與強二線城市的引導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最早發布大范圍松綁政策的二線城市,鄭州樓市已經在成交數據上有所回應,但同樣是年內首個廢除限售令的二線城市哈爾濱,二手房成交量未見明顯變化,掛牌價反而出現了略降的情況。
有分析人士向觀察者網指出,熱點城市雖然購買力足夠,但過去幾年隨著房價飆升,本就存在價格虛高、空置率過高等問題,隨著“房主不炒”的落實和疫情影響下返鄉潮的出現,購房者預期被徹底扭轉,需求很難再次拉升。
不過,亦有觀點認為,熱點城市龐大的需求量并未改變,只是買得起房的人無房票、有放票的人買不起且觀望態度強烈。
億翰智庫分析認為,限貸相關政策能否放開是本輪政策調整中最為關鍵的一環,預計5月份將會有更多二線城市加入到放開限貸政策的行列中,通過取消認房又認貸、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等,對有購房資格、還款能力和購房意愿的居民的購房能力提供加持,從而保障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釋放。
天風證券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肯定了地方因城施策的現實考慮,地方有望加速迎來非一線全面寬松的“因城施策3.0時代”。樓市熱度有望于6月迎來拐點,預計三季度銷售數據增速轉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樓市松綁- 責任編輯: 張志峰 
-
靠新冠檢測賺翻后,達安基因董事會內訌了
2022-05-11 13:08 觀網財經-健康 -
民企“缺席”、央國企托底,蘇州集中供地成交233.77億
2022-05-10 20:33 中國房市 -
業績巨虧卻迎來三連板,華夏幸福仍難逃債務困局
2022-05-10 09:02 中國房市 -
吳京代言,第三代屏下攝像加持,中興發布Axon 40系列
2022-05-09 21:00 手機 -
將“妻兒”踢出一致行動人,做門窗的皇派家居啟動IPO了
2022-05-09 20:22 -
傍上“大哥”華潤三九,昆藥集團開盤漲停
2022-05-09 19:59 觀網財經-健康 -
想用新冠藥“翻盤”,華潤雙鶴牽手真實生物
2022-05-09 19:58 觀網財經-健康 -
承諾期后業績大跌,貝瑞基因財務真實性存疑
2022-05-07 12:02 觀網財經-健康 -
依賴沃森生物的近岸蛋白,靠新冠扭虧能走多遠?
2022-05-07 11:19 觀網財經-健康 -
利好政策頻發,5月樓市迎來拐點?
2022-05-07 11:18 中國房市 -
甩鍋恒大,全筑股份解釋1億募集資金逾期
2022-05-07 09:18 中國房市 -
貝殼找房:穿越中概股迷霧
2022-05-06 09:18 中國房市 -
李欣接棒王祥明出任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
2022-05-05 18:30 中國房市 -
“一行兩會”發聲:保障房企融資,優化信貸政策
2022-05-05 18:24 中國房市 -
廣州集中供地收金341.4億,央國企占比超八成
2022-05-05 18:23 中國房市 -
產業扶貧互促共贏,邁瑞醫療在碭山“盤活一盤棋”
2022-05-05 12:31 觀網財經-健康 -
中美各踩一腳政策油門,自動駕駛落地會加速嗎?
2022-05-01 18:28 觀網財經-汽車 -
美麗田園IPO:三年退賠5130萬,靠啥撐起上市夢?
2022-04-30 20:14 觀網財經-健康 -
“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王利:行駛1萬公里,守護1座城
2022-04-30 13:36 -
連續4年居杭州銷售榜首位,濱江集團“三道紅線”持續綠檔
2022-04-30 13:01
相關推薦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23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0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993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1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