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你預測,看看你2023年能不能贏過觀網編輯部?
觀察者網編輯部設置“2023年15大預測”,每一項預測下都選取了我們專欄作者的觀點作為參考,并邀請讀者朋友們參與投票。[全文]
-
感染新冠什么感受?聽聽“陽過”怎么說
“其實我自身并沒有因為感染就特別恐懼,因為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判斷自己的身體癥狀甚至沒有一些流行性感冒更嚴重,而且我感染的時間更早,那時候病毒的載量和危害性應該比今天更大。反而是心理的創傷更明顯,或者說是無形的眼光、特意的安排和周遭環境營造的反饋和認知,讓我和其他人都覺得這個病很厲害?!?a href="/GuanChaZheWang/2022_12_13_671039.shtml">[全文]
-
七國學者熱議中國作為“文明型國家”的話語崛起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及其團隊通過長期大量的原創性研究,在國際上率先確立了中國人的“文明型國家”敘事。文明型國家的話語在西方內部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成為當今全球政治的主流話語之一。[全文]
-
迎接時代挑戰創建亞洲可持續安全
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指導、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第十屆亞信智庫論壇在滬舉行。[全文]
-
當今炒股哪家強?帶你深扒美國議員的“致富經”
美國今年3月份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飆升至8.5%,普通老百姓正在為不斷上漲的汽油、雞蛋和房租價格叫苦不迭。但這不是美國議員們關心的問題,他們唯一擔心的是俄烏戰爭結束、斷了自己的財路。[全文]
-
一群上海教師,怎么成了“地下工作者”
有很多化身大白的無名英雄,他們有的人送貨到深夜;有的人在接近30度的高溫下搬運物資,衣服都濕透了;有的人送貨時摔跤流血卻立刻爬起來繼續工作,還有的人為了節約防護服不肯脫下連續工作直到眩暈脫水。[全文]
-
在不完美中創造完美!“中國制造”之光——雪游龍
看似完美的“雪游龍”,卻有著并不完美的地形條件。由于北坡太陡,“雪游龍”“被迫”成為了唯一一個位于南坡的賽道。 然而這并沒有難倒我們中國工程師,他們憑借智慧與努力,在不完美中創造了完美![全文]
-
專訪蘇聯解體親歷者:初到波羅的海三國,就有大廈將傾之感
我訪談了幾位蘇聯朋友,幾乎個個都既憤怒又無奈。記得在一位蘇聯最高蘇維埃委員家中,說到此情時,他憤怒地摔碎了酒杯,大罵戈是歷史的罪人,預言蘇聯很快就要完蛋,他也準備回阿廖爾老家了。[全文]
-
美國每天播報的疫情數據,其實是筆“糊涂賬”
對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每天報出的驚人數字,我們似乎變得習以為常,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去探索:這些由美國播報出來的數字,一定是準確的嗎?這些“美國疫情數據”,究竟是如何被統計出來的?代表美國官方的CDC的數據又為何被“晾在一邊”?[全文]
-
專訪諾獎得主:中國有很多出色的合作者,但整體科研質量差異大
科學家通常具有類似的動機:追求美與真理,并造福人類。因此,成為科學家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在應對像氣候變暖和新冠大流行這樣的全球問題時,盡管國家之間有各種問題,我們還是需要開放的全球合作。[全文]
-
11國政要名流實名響應這封信
“百名中國學者全球抗疫公開信”發出之后引發熱烈反響,連日來,包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伊朗等全球11國12位外國政要名流,分別以視頻、文字、簽名信等多種方式實名響應公開信。[全文]
-
百名中國學者致美國各界人士的公開信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中,病毒源自何處,尚不清楚。我們尊重科學、專業的意見。無論病毒源自哪里,中國同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都愿意與各國人民一起,阻擊疫情的繼續蔓延。[全文]
-
“四大發明”引發風波,高校老師怎么看這事兒?
鑒于此事,老師、學生、校方都有做的有爭議的地方,學生的做法爭議尤其大,所以我們真要考察的話,還是不要跳入是非判定的漩渦,而應從法律、教師行為規范的角度進行衡量。在校園生活中,老師、學生、校方三者間的權力義務邊界在哪里?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內容。[全文]
-
青年“港漂”還會繼續留在香港嗎?
近兩個月來,香港風云激變。青年“港漂”親歷了巨大的政治動蕩,是否會改變自己的打算?選擇留下或離開香港,又是基于哪些考慮?我們就此和幾位曾在香港讀書的內地年輕人聊了聊。[全文]
-
最近去香港,都不太敢留下來過周末
香港一方面房價極高,另一方面土地開發率卻非常低。房地產商拿了地也未必會用來開發住房。這種矛盾正是香港房地產行業畸形的一個重要方面。針對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機構都做過分析、披露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香港是我們的負面教材。[全文]
-
新高考來了會輕松嗎?一線老師這樣說
新高考改革的好處是有的,比如評價標準多元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但對于改革,我覺得不能老是說“改革初衷是好的”等諸如此類的話,畢竟誰不希望高考改革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有點過于樂觀了,無論是對學生還是老師,新高考增加了很大負擔,考試也成為常態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