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可&羅思義:除了西部防線,中國還有一條抵御美國侵略的南部防線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馬可&羅思義 校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目前,烏克蘭局勢顯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國人則在密切關注著美國是否會在臺灣問題上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然而,在另一條美中對抗的重要戰線上,形勢也一直在發展變化,這就是尚處于第三世界的拉美地區。事實上,美國深知俄烏局勢與中拉關系緊密相關。
舉個例子,俄羅斯軍事介入烏克蘭不到一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西半球事務的高級主管胡安·岡薩雷斯(Juan Gonzalez)在接受“美國之音”(美國國務院直接控制的廣播機構)采訪時表示:“對俄羅斯實施的嚴厲制裁,將對那些與俄羅斯有經濟聯系的政府產生影響,但這在我們的計劃之內。因此,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都將開始感受到壓力?!?
同樣,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主辦的《外交事務》雜志近期發表了題為《歐亞噩夢》的文章,辯稱美國別無選擇,只能同時對付中俄兩國。但岡薩雷斯還透露,拜登政府計劃在美國南部鄰國開辟一條戰線,以對付三個給華盛頓帶來極大困擾的拉美國家。但相比胡安·岡薩雷斯這位哥倫比亞裔高官告訴我們的防線范圍,這條防線的實際范圍可能要寬廣得多。
3月25日,負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事務的美國南方司令部司令勞拉·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上將,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表示,俄羅斯將對其所在地區構成“最直接的威脅”,但中國不斷增長的外交、技術、信息和軍事實力將對美國構成挑戰。根據她的說法,沒有美國的領導,中國在本地區的影響力有可能“很快變得類似于它現在在非洲的影響力,既自私又充滿掠奪性”。她指的是,“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在非洲大陸穩步推進,而中國在該地區投資數百億美元進行基礎設施(能源、電信、港口、鐵路、公路等)建設,以換取中國工業所需的自然資源——中國制造業產出全球占比28%,中國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采購資源。
2月4日,中國政府與阿根廷政府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伙伴關系取得了長足進步美國國會于2000年設立了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該委員會闡明了美國針對中國、俄羅斯采取的行動與美國的拉美政策具有明確的聯動關系。順便說一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的職能是監視并調查美中關系對國家安全構成什么樣的影響,并定期向國會提交報告和提出行動建議。在該機構去年11月發表的報告中,有一章專門介紹了過去20年中國與拉美大陸的經濟和政治關系,這一章節的內容惹惱了白宮。
該報告充滿了意識形態色彩和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它強調中國在過去20年里支持拉美各國政府追求民族獨立(美國試圖稱這些政府是“威權民粹主義”),該報告還特別提到烏戈?查韋斯和尼古拉斯?馬杜羅執政時期的委內瑞拉、埃沃?莫拉萊斯執政時期的玻利維亞、拉斐爾?科雷亞執政時期的厄瓜多爾和克里斯蒂娜?基什內爾執政時期的阿根廷。所有這些政府都曾與中國交好,而不奇怪的是,美國曾經或想盡辦法想要削弱或推翻過這些政府。
盡管報告敵視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與中國之間的良好關系,但該報告仍然用客觀的分析數據指出該地區與中國的貿易顯著增加:從2002年的189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956億美元,此外,中國作為融資貸款來源國(2005年至2020年為1370億美元)和直接投資來源國(2016年至2020年為580億美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報告還指出,正是由于這一點,中國在緩解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金融危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該大陸就業崗位的凈增加(1995年至2016年期間創造了180萬個就業崗位),并使極端貧困率從2002年的12%降至2018年的4%。面對疫情危機,中國不僅向拉美地區供應了大部分的新冠病毒防疫物資和疫苗,而且由于中國增加進口拉美商品,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該地區的經濟衰退——2020年拉美經濟規??s水7%。截至2020年6月,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對中國的出口額從75億美元增至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8%。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尤其擔心,中拉和加勒比伙伴關系將有潛力擴展到比大宗商品進出口更具戰略意義的領域。比如,在電信領域,華為在5G部署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中南美航天合作領域,中國已經與阿根廷(10顆)、巴西(6顆)、委內瑞拉(3顆)、玻利維亞(1顆)和厄瓜多爾(1顆)聯合研發并發射了21顆衛星。
該委員會擔心,中國正加大力度控制或影響該地區——尤其是加勒比海地區——的港口設施,這將使北京最終能夠將港口設施從商用挪作軍用,盡管沒有證據表明中國有這樣的目標!事實上,該報告承認,中國與該地區的軍事伙伴關系雖然略有加強,但尚無足輕重。相比之下,美國在世界各地擁有800多個軍事基地,其中76個位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比如巴拿馬(12個)、波多黎各(12個)、哥倫比亞(9個)和秘魯(8個)。美國永遠不會同意其他國家拓展本國的全球軍事行動能力。
最后,該委員會建議美國國會在該地區采取一系列行動,重點是增加撥款和投資,贈送疫苗和監測港口。
美國國會很快就作出了回應。今年2月7日,同為古巴裔出身的共和黨參議員馬可·盧比奧( Marco Rubio)和民主黨參議員鮑勃·梅內德斯(Bob Menendez)聯名提出《2022年西半球安全戰略法案》。該法案呼吁遏制中俄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邪惡影響力”。但該法案相當平庸,仍有待通過,且美國到2023年才會有預算支持該法案。盡管如此,它反映出從華盛頓散發出的新冷戰寒光已輻射至全世界。
華盛頓為何要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挑起新冷戰?
也許埃文·埃利斯(Evan Ellis)的分析有助于回答這個問題,他是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的教授,也是在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報告里被引用次數最多的作者。今年1月,他為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撰寫了一份報告,他站在美國外交決策者的角度,準確診斷了該地區的政治形勢。從報告內容來看,他不持樂觀態度。在《應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日益惡化的戰略環境》這份報告中,他指出,新冠疫情加劇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社會危機,再加上他所謂的地區特色“左翼威權民粹模式”重現和中國與該地區的戰略性接觸日益加強,這一危險組合可能會使該地區的形勢發展背離美國政策愿景。
他說,除了委內瑞拉和古巴在最近挫敗了政變企圖,所謂的“左翼民粹主義”候選人(阿根廷、墨西哥、尼加拉瓜、玻利維亞、秘魯、智利和洪都拉斯)在近幾年取得了一系列選舉勝利,這帶來了區域聯盟恢復的風險,因為這些聯盟將尋求國家獨立,而非屈從于美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CELAC)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將除美國和加拿大之外的所有美洲國家組織在一起,轉而替代了白宮控制的美洲國家組織(OAS)。去年7月,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奧夫拉多爾(Lopez Obrador)嚴厲批評美洲國家組織,并呼吁廢除該組織。去年12月,他主持了中國-拉共體論壇,明確指出要推動與中國的戰略關系。
標簽 拉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由冠群 
-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這一野蠻暴行,也絕不允許這樣的歷史重演”
2022-05-06 07:14 烏克蘭之殤 -
聯合國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俄烏代表各執一詞
2022-05-06 07:09 烏克蘭之殤 -
烏官員:烏軍或將在6月底至7月初反攻
2022-05-06 06:56 烏克蘭之殤 -
烏波簽署關于支持安全與國防的文件
2022-05-06 06:48 烏克蘭之殤 -
美國向烏克蘭分享俄軍官情報?五角大樓否認
2022-05-06 06:41 烏克蘭之殤 -
哈薩克斯坦將于6月5日舉行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
2022-05-05 23:26 -
美媒新角度:中國人吃太多人造肉也不行,會影響肉類出口國GDP…
2022-05-05 23:19 -
“鋼鐵廠內烏軍想拿平民換食物,這堪比恐怖分子”
2022-05-05 23:02 烏克蘭之殤 -
俄軍攻入亞速鋼鐵廠?克宮否認:普京未下達新命令
2022-05-05 22:52 俄羅斯之聲 -
世衛: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約1500萬,為官方通報數據三倍
2022-05-05 22:25 抗疫進行時 -
俄新社:在烏軍指揮部發現了“黑魔法”神秘符號
2022-05-05 20:46 -
日本首相訪英,將允許兩國軍隊共同部署
2022-05-05 19:46 不列顛 -
被教皇警告勿成“普京的祭壇輔祭”后,他又被歐盟盯上
2022-05-05 18:44 俄羅斯之聲 -
美官員:美方情報助烏軍擊殺多名俄軍將領
2022-05-05 17:14 美國政治 -
美英首次探討臺海沖突應急計劃,外交部回應
2022-05-05 17:09 中國外交 -
88家中企被列入美國證交所名單,外交部回應
2022-05-05 16:45 中美關系 -
外交部:中韓正就派代表參加韓國新總統就職儀式保持溝通
2022-05-05 16:40 三八線之南 -
外交部:原住民問題是美國的原罪
2022-05-05 16:37 美國一夢 -
立刻跟隨歐盟禁俄油?日本:難
2022-05-05 15:54 日本 -
俄大使館呼吁美國放棄實行新制裁:這只會適得其反
2022-05-05 15:49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23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0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993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1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