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巴爾干火藥桶”會被再次引爆嗎?
科索沃地區對于歐美來說更像是個大型“人造民族獨立建國理論實驗”,成功與否歐美自身都能接受,只是苦了當地民眾與棋子們。[全文]
-
美國大搞電動車補貼步步緊逼,歐盟還剩什么辦法?
歐盟提出讓美國也給歐洲企業豁免,這本身就是對WTO原則的一定程度的背叛。如果歐洲堅定支持WTO的公平貿易規則,就應該反對美國的補貼,而不是尋求將自己納入補貼范圍。但歐盟的意思是,美國可以搞補貼,針對中國、韓國、日本都沒關系,但是不要針對歐盟。[全文]
-
德國從戰爭下的時代轉折中驚醒,明白軍事是硬傷
德國夾在俄羅斯與歐洲、北約之間,自身短板暴露無疑,無論政界還是普通民眾,深刻體會到無力感。德國社會在安全觀方面的轉折,是由當下形勢逼出來的,促使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些事情。過去德國著眼于發展文化軟實力,用價值觀的力量,以柔性的方式擴大對外影響力,但在當下顯得過于理想化。[全文]
-
越來越多年輕人相信,這是歐洲得救的唯一途徑
由于今天斯洛伐克沒有足夠強大的共產主義政黨,不喜歡資本主義和現行民主制度的人大多轉向極右翼政黨,因為這些政黨向人民承諾了非常相似的事情——一個照顧人民的強大政府。[全文]
-
科索沃當局愈發囂張,塞爾維亞能怎么辦
就像中國網民在評論塞爾維亞局勢時常說的那樣“弱國無外交”。西方列強巧妙的運用了塞目前相對孤立的處境以及與友好伙伴之間的距離,強迫塞接受一個旨在使科索沃獨立的“最終方案”。這是一場持久戰,對塞爾維亞來說,只要不放棄底線,統一的希望總歸是有的。[全文]
-
“我的電動車還沒到貨,法國電價就要漲了”
家樂福負責人表示,旗下商場眾多,有幾千個供貨商,還有數百萬顧客,因此有義務作出“表率”。不過要減少日常電耗,需要做很多投資。話雖然說得漂亮,但法國人都知道家樂福與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肯定是馬克龍“打了招呼”,給了承諾,家樂福才如此不惜血本。[全文]
-
沖突延長后,歐洲上上下下都在分裂
俄羅斯還想傳達的信息是:我們還在繼續進攻,所以別試圖再提出一些折中的解決方案。意大利政府已經試過了,但并沒有奏效?,F在意大利成了所謂的“俄羅斯理解國”的典型代表,大眾逐漸開始理解俄羅斯與西方保持敵對競爭關系的原因。[全文]
-
科索沃仗著西方瘋狂挑釁,但塞爾維亞別無選擇
科索沃每天都會發生大大小小的挑釁,他們想把塞族徹底趕出去,但塞政府無能為力,一旦把安全力量派過去,就意味著與北約開戰。這場戰爭我們很難贏,所以就算明知所謂的國際社會不站在我們一邊,也只能繼續談判斡旋下去。[全文]
-
拔掉美國這根“刺”,現在的歐洲既沒意愿也沒能力
對于俄羅斯的訴求,比如北約軍隊從中東歐國家撤出,這是法國和德國能決定的事嗎?駐在波蘭的軍隊是誰?這些就不是法德能夠影響的。從根本上來說,要看歐盟有沒有意愿、有沒有這個能力,我想目前歐盟在這兩方面暫時都不具備。所以,美國這根刺難以拔掉。[全文]
-
俄烏沖突后,馬克龍追求的“獨立自主”就在眼前?
俄烏沖突,讓形勢發生了逆轉,也給德國的內政外交帶來了轉折性的變化。馬克龍指望德國出錢,其實就要一個承諾。只要德國同意建立歐盟軍隊,那么我們可以找歐洲銀行借錢嘛。大家都是債臺高筑,虱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啊。先搞起來吧,美國靠不住??![全文]
-
歐洲重整軍備,大概率是為美國“做嫁衣”
歐洲要重整軍備,重整以后歐洲的安全是歐洲自己說了算,還是美國說了算,我認為很可能是后者。如果歐洲沒有自己的戰略自主,在安全上沒有獨立性,再怎么重整軍隊也是增強了美國和北約的力量,替美國“做了嫁衣”。[全文]
-
丹麥和立陶宛爭相邀請美國駐軍,揚基餑餑又香了?
德國還是歐洲的火車頭,盡管法國總想充當火車司機。其他老歐洲國家在經濟上掛靠德國,有空子就撿漏;在安全上拉住美國,外來和尚好燒香。東歐國家則排隊找大腿,經濟上吃老歐洲,安全上抱住美國,因為老歐洲不肯被拖下水。而美國,正一心悄悄溜號,專心對付中國。[全文]
-
從喀布爾時刻到AUKUS,馬克龍心里想的是“法國回來了”
今天,歐洲還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是世界的一極,但戰略思維與戰略資源嚴重脫節,政治野心與政治決心嚴重脫節,計劃和宏圖制定了一大堆,但既缺乏政治決心,又缺乏具體的執行力。只要有必要,美國有能力甩開歐洲單干,這是因為美國有這個本錢。但是歐洲沒有。[全文]
-
為什么是立陶宛?
1990年立陶宛再次獨立后,新修繕的第九要塞紀念館把蘇、德在考納斯的歷史并列呈現,將二者一并稱作外來侵略者對立國人民的奴役和殖民。此舉招致俄羅斯的反對,同時引來一些猶太團體的批評。后者指責立陶宛民族主義者在納粹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中扮演幫兇角色,而維爾紐斯一直用戰爭受害者身份為自己洗白。[全文]
-
莫迪不抱團抗疫,反抱團“抗中”?
印歐合作并非一片坦途,以最為迫切的抗疫為例,印度是全球“豁免新冠疫苗知識產權”倡議的發起國之一,而歐洲國家對此整體持負面態度。在經貿投資領域,八年前“逼?!彪p方談判的分歧至今仍然存在。[全文]
-
10年之后歐元將消失?要吸取法國喪失貨幣主權的教訓
對歐元區各國來說,歐元其實是外國貨幣,擴大政府開支只能增加稅收或借債,存在著債務違約和國家破產的制度性根源。要解決歐元內在的危機,歐元區就必須統一各國的財政,變成一個國家,但各國不同的發展水平與訴求導致這不可能達成。間歇性動亂將不可避免。[全文]
-
中國給足歐盟里子,西方政客卻“大談政治”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是歐盟夢寐以求的。中方在談判中充分回應歐盟訴求,給足歐盟里子。協定的開放水平大大超過中國現有的所有雙邊自貿協定,歐盟憑此可以比其它發達國家獲得先發優勢。有人說歐盟對華制裁是做給美國人看的,歐洲工商界將阻止政治家的狹隘舉動,但很多時候商業利益對政治進程并不具有決定性作用。[全文]
-
英國會不會有一絲絲后悔?
英國脫歐后,成了局外人,連蹭熱點的機會也沒了。過去半年,英國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調整,對中國持有更大的懷疑和敵視,禁用華為5G,干涉香港和新疆等重大問題,同中國鬧得很僵。這樣的政治氛圍,中英談自貿協議,顯然不合時宜。[全文]
-
英國如果硬脫歐,對中國是福是禍?
當遇到現實困境,右翼思潮總是向后看,不由自主地緬懷過去的榮光來安慰自己。雖然英帝國自二戰以后就土崩瓦解了,但長期以來英國上下普遍有懷念英帝國時期的思潮,他們從沒認清自己的國力隨著實體經濟的萎縮,已被削弱到不可恢復的境地。[全文]
-
單身人士一次最多邀請倆親密訪客?歐洲第二波防疫把我整懵了
新一波疫情面前,歐洲的年輕人展現了大無畏、不怕死的一面,成為了第二波疫情的沖浪者。甚至很多人認為反正自己年輕,死亡率低,就算得了也無所謂。還有人覺得反正病毒也殺不死,戴口罩也不能解決問題……[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德國外長說“在與俄交戰”?
-
歐盟提議對俄柴油價設上限:每桶100美元
-
“歐洲沒有真正的外交國防政策,我們總是跟著美國人”
-
繼瑞典后,荷蘭街頭又放“這把火”
-
他倆承諾,將在必要時支持烏克蘭
-
為應對“下一場戰爭”,馬克龍要將法國軍費提高三分之一
-
波蘭想硬給?
-
馬克龍苦惱:歐洲走自己的路,還是依賴中美?
-
法國75萬人罷工抗議延退至64歲,“愛麗舍宮將顫抖”
-
歐洲議會議長自曝收禮明細:我代表整個議會收的
-
“不交出130名‘恐怖分子’,瑞芬別想入約”
-
“我們該扮演什么角色?美國的奴隸嗎?”
-
直播連線被問俄烏沖突影響,突然傳來鼾聲...
-
捷克總統大選:“捷克版特朗普”與“將軍”進入第二輪
-
歐盟北約升級合作應對“中國挑戰”,中方:堅決反對
-
“從未有過如此多間諜,這兒簡直就是新卡薩布蘭卡”
-
瑞典首相不滿:土耳其要的太多了
-
還差2票,瑞典首相和北約秘書長今日將談“入約”
-
歐盟:“北溪”天然氣管道是被人為蓄意破壞的
-
愛沙尼亞總統:不要“對抗”俄羅斯語言或文化
-
-
· 歐洲亂局 ·
從英法街頭的刺殺事件,到瑞典騷亂,到德國的占領法蘭克福運動,再到土耳其游行示威,危機中的歐洲沸騰了起來。在經濟危機的壓力之下,依靠高福利維穩的制度越來越難維持。而福利吸引的移民被長期邊緣化,在危機中更為貧困,成為動亂的“主力”。同過度“慷慨”的福利制度一樣,歐洲多元文化政策也瀕臨破產。
-
因為他,柏林電影節獲獎導演把到手的獎杯退了
-
丹麥在與德國邊境建圍欄:防豬瘟
-
黃背心中國工廠:5萬件急單圣誕前發貨
-
大膽劫匪!搶完超市還敢搶警車
-
烏克蘭國防系統賬號admin,密碼123456
-
英國軍情5處首次公開招實習生:要程序員,月入兩萬!
-
英媒質問“不收難民還挺驕傲”,波蘭政客這樣懟
-
不滿C羅加盟!菲亞特員工鬧罷工:我們10年沒漲工資了
-
大量難民涌入 希臘市長們帶頭抗議
-
倫敦希思羅機場安全信息泄露?數據U盤在大街上被找到
-
歐盟高官女兒遭難民奸殺 嫌犯認罪竟稱:怪她太美
-
這里風景如畫,如今卻成了恐怖小鎮
-
西班牙女警以一敵五 擊斃4名恐怖分子成英雄
-
羅馬尼亞“直播女孩”盛行 月入3萬
-
300多非洲移民“闖關”涌向西班牙…
-
23起性侵4起強奸發生后,瑞典最大音樂節取消
· 這次是瑞典…… -
荷蘭精子銀行員工私自“播種” 造60多個孩子
-
德國:難民性侵6歲女孩 僅被判20個月監禁
-
瑞典警察大吐苦水:一個星期接好多強奸案,嫌犯都是難民
-
上次噴糞,這次噴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