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從四點判斷俄烏局勢,俄羅斯未必輸,但美國不會贏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文】
提起5月9日,都會想起俄羅斯的二戰衛國戰爭勝利日。但大家都忘記了這一個日期還是另一場歷史偉大戰役“美吉多戰役”的勝利日。
美吉多戰役是人類歷史上有確切文字記載的第一場戰役。公元前1457年5月9日,圖特摩斯三世領導下的古埃及王國戰勝了330多個城邦組成的反埃及“迦南聯盟”,此后屢戰屢勝,最終締造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跨洲際帝國埃及帝國。
當下西方輿論充斥著對俄烏沖突升級、烏克蘭反攻的各類猜想與評論,以及西方政客輪番飛抵基輔支援烏克蘭的聲勢,甚至還召開由美國主持40國防長會,擺出俄羅斯一國對抗美國領導的“40國聯軍”的壓迫感。加之中國不少網友本身對俄軍軍力“數天解決戰斗”的超高期待落空,對俄羅斯國運的擔憂感上升,一些研究者還撰文建議中國公開支持俄羅斯。
其實,事態遠未到俄軍兵敗如山倒的地步。列舉美吉多戰役勝利日的巧合,就是想重提3477年前的那場戰役,埃及1:330最后都能贏;這場俄羅斯看似1:40的戰爭,也未必會輸。
當下的俄烏沖突,美國與北約發動的輿論戰來勢洶洶,一副想置俄羅斯以死地的架式,但戰爭靠的不是陣勢或聲勢,也不是參與行為體最多的那方就一定能贏。預測戰爭的成敗,也不能只是靠輿情。至少有四點確鑿的證據支撐“俄羅斯情況尚可”的總體判斷:
第一,西方支援烏克蘭的實際到賬物資與資金,遠不足以撐起烏克蘭的反攻與最終勝利。5月6日美國國務卿在講話中承認,2月24日以來美國對烏安全援助總額達38億美元。當天總統拜登講話也坦白,“已幾乎用盡了美政府可用于向烏提供安全援助的資金”。拜登曾想為烏克蘭向國會申請330億美元的援助但未果,于是他呼吁“國際伙伴們須繼續展示團結和決心,為烏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和彈藥”。美國自己沒錢,讓盟友多出一些。
那其他“伙伴們”到底給了烏克蘭多少呢?我大體算了一筆,實際到賬應該不會超過50億美元。要知道澤連斯基公開叫喊,烏克蘭一個月用于公務員工資、維系戰時政府基本運作的費用就要70億美元。
由此看,無論此前英國首相約翰遜,還是近期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拜登夫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訪基輔,多是把烏克蘭當成自己的政治秀場,以及一場場口惠而實不至的外交活動。難怪澤連斯基反復呼吁西方政客,“要來千萬別空手來??!”可以想象,除非美西方10倍、20倍級的增加援助,否則根本無法支撐澤連斯基宣稱的“7月反攻俄羅斯”的計劃。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美西方對俄制裁沖擊不大,且還有可能讓俄羅斯賺了一筆。俄羅斯近萬億海外資產被凍結,經濟增長肯定會受到沖擊。但《經濟學人》雜志5月初公開刊文說,制裁只是讓俄羅斯“受了皮外傷”。沖突以來,能源、糧食價格都暴漲20%以上。
國際貿易商家出于恐慌心態而產生的囤積行為,猛增對俄能源與糧食進口,3月底被曝出連美國都一周內對俄原油進口猛增43%。價量雙增,俄羅斯貿易商其實賺了不少錢的。俄羅斯財政部透露,5月將額外收到油氣收入4140億盧布的資金。
4月初推行的“盧布結算令”更是高招。美西方兩個月內推出對俄8000多項制裁(是40多年美西方對伊朗制裁總數的約3倍),一度令盧布從79:1大崩至154:1美元?!氨R布結算令”則使盧布力挽狂瀾,甚至回漲至超出沖突前的66:1美元(5月8日匯率),創3年來新高。
國際貨幣市場上“求盧布、去美元”之勢已起。美國將“貨幣武器化”,180多國央行行長心里想的肯定是同一件事:今天你拿美元打俄羅斯,明天就有可能打我。于是自然產生的后果是,美國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比例已降至58%上下的歷史新低,“去美元化”已然在加速。
第三,美歐內部裂痕已起,對俄制裁與戰略壓制不會長久。匈牙利已多次重申反對并將否決對俄能源制裁,目前已有超過10個國家接受了“盧布結算令”,暗暗選擇與俄羅斯進行妥協。
現實比人強,歐盟對俄能源依賴度超過40%,有一些國家(如斯洛伐克、奧地利等)對個別能源種類(如石油、煤、天然氣等)對俄的依賴度甚至超過80%。沒有俄羅斯,他們的日常生活真的受到巨大沖擊。
4月,歐元區通脹率7.5%,創歷史新高。不少歐元區國家與生活相關的支出(電費、糧價)有的都漲了15%以上。反戰聲高漲,民粹主義浪潮一波超過一波。歐盟政治人物更新換代,默克爾退休后,馬克龍變成了資格“最老”的人物。
4月底法國大選中“險勝”的馬克龍,近日主動要求與普京通話2小時,結果是俄羅斯的回嗆:北約必須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力支持。德國總理舒爾茨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5月他連續表態希望俄烏沖突早點結束。
歐盟很想找能源替代,但普遍評估,即使歐洲鐵了心地能源“去俄羅斯化”而轉購非洲、中東、美國能源,也得要到2027年。俄羅斯離歐洲近,運輸成本低,能源價格更便宜,歐洲愛莫難舍啊??梢灶A料,隨著沖突不斷拉鋸化,歐盟會越來越難受,尤其是三、四個月后入秋轉冷,天然氣取暖需求量上升,歐盟更會服軟。從這個角度看,歐洲會選擇與俄羅斯妥協的時點不會超過2022年秋季,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馬斯克操心起日本人口:若無改變,日本最終將不復存在
2022-05-09 14:52 -
巴基斯坦向中方移交遇難人員遺體
2022-05-09 14:32 巴鐵 -
“他們想看笑話,盼望中國‘切爾諾貝利時刻’到來”
2022-05-09 12:25 法國見聞 -
烏克蘭駐德大使給蘇軍敬獻花籃,抗議者高喊:納粹,滾出去!
2022-05-09 12:15 -
保加利亞副總理:不給豁免,我們就否決俄石油禁令
2022-05-09 11:23 歐洲亂局 -
直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紅場閱兵
2022-05-09 11:17 觀察者頭條 -
近30%乘客逃票,紐約想出這么一招…
2022-05-09 11:14 -
文在寅:任內韓朝關系未能更上一層樓不能怪韓國,有些壁壘難以逾越
2022-05-09 11:08 三八線之南 -
歐盟欲搶先俄閱兵祭出最新制裁,又被匈牙利攪黃
2022-05-09 10:51 烏克蘭之殤 -
CIA聲稱:中國目睹俄烏感到不安,但解決臺灣問題決心沒變
2022-05-09 10:39 烏克蘭之殤 -
特魯多在基輔使館升國旗,尷尬了…
2022-05-09 10:22 烏克蘭之殤 -
已故日本議員遺稿曝光:沖繩獨立最現實的選擇是“一國兩制”
2022-05-09 10:20 日本 -
英國新制裁:對俄羅斯貴金屬鉑、鈀提高35%關稅
2022-05-09 09:26 不列顛 -
拜登:G7將繼續支持烏克蘭,加深普京的痛苦
2022-05-09 08:51 烏克蘭之殤 -
加總理“秘密”訪烏并宣布重開使館,被烏方提前曝光
2022-05-09 07:09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確診13089例、死亡23例
2022-05-09 07:03 美國一夢 -
特魯多會見澤連斯基:將繼續提供衛星圖像、小型武器彈藥
2022-05-09 06:53 烏克蘭之殤 -
日本三菱承認數據造假40年,涉事產品或流入核電站
2022-05-09 06:51 日本產經 -
王毅:全球治理進入“亞洲時刻”,世界應更多傾聽亞洲聲音
2022-05-08 22:59 -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到訪烏克蘭
2022-05-08 22:22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50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4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1012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3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