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成本危機加劇,英研究稱超200萬英國成年人吃不起飯
-
嚴珊珊.
(觀察者網訊)據英國《獨立報》5月9日報道,最新研究表明,上個月,因為負擔不起飯費而挨餓一整天的英國成年人超過了200萬。在英國,約七分之一的家庭面臨不同程度的糧食不足問題,人們不得不減少用餐次數、減少飯量或者干脆一整天不進食。
當下,英國國內生活成本的上漲速度超過了其福利水平增長的速度,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響最大,不僅負擔不起日益上漲的能源賬單,更是連飯都吃不起了。
英國慈善機構“食品基金會”(The Food Foundation)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面臨饑餓問題的英國民眾數量在3個月內增加了57%。該機構分析了英國數據分析公司YouGov統計的數據,后者4月22日-29日期間調查了10674名英國成年人。
近14%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個月內,因為負擔不起或者無法獲得食物,他們自己或家人要么減少飯量,要么不吃飯,餓了也只能忍著,甚至一整天都不吃。研究稱,因為吃不起而餓一整天的英國成年人超過200萬。
來自坎特伯雷的單身父親多米尼克告訴英國“食品基金會”:“過去幾個月真的很難熬。有好幾天只夠我女兒吃飯,如果有剩的,我再吃?!?
研究報告還稱,今年4月,約有730萬英國成年人所在的家庭面臨食物不足的困境,這一數字遠超1月的470萬。這些家庭中還有260萬兒童。
有子女的家庭吃不起飯的比例從1月份的12.1%上升到4月的17.2%。
過去6個月里,50%申領英國“通用福利金”(Universal Credit)的家庭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糧食不足問題。其中,有殘疾人的家庭、有子女的家庭和非白人族裔群體陷入更嚴重的食物缺乏困境。
英國“食品基金會”擔心,在這樣的生活成本危機下,人們會更加依賴低成本食物,這些食品往往是“高熱量且缺乏營養”的。如此一來,英國人的健康風險和肥胖水平也會隨之增高,“經濟危機”會轉化成“健康危機”。
英國“食品基金會”執行理事安娜·泰勒(Anna Taylor)警告稱,問題的“極速”惡化可能對英國家庭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該慈善機構還透露,越來越多接受英國“食物銀行”援助的家庭希望獲得不需要烹飪的食物,因為他們怕付不起燃氣費。
這些研究結果促使英國民眾呼吁政府根據通貨膨脹調整福利,比如擴大學校免費餐食和“改善健康”計劃的覆蓋面。
倫敦大學學院(UCL)健康公平研究所所長邁克爾·馬莫特補充稱:“如果七分之一的家庭面臨食物缺乏問題,那么這個社會在根本上就是失敗的……這些關于糧食不足的數字讓人不寒而栗,因為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然而現在非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變得越來越糟?!?
對此,一位英國政府發言人稱,政府已經意識到生活成本危機問題,會盡力提供幫助,下個財年會動用220億英鎊來幫助民眾減輕能源負擔,措施包括補助能源費用和降低燃油稅。
對于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英國政府稱會向領取“通用福利金”的工薪家庭每年增加平均1000英鎊的補助金,同時提高最低收入,并稱家庭支持基金(Household Support Fund)將幫助民眾解決生活必需品不足的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央行:今年已上繳結存利潤8000億元,相當于降準0.4個百分點
2022-05-10 13:54 觀網財經-宏觀 -
證監會副主席談A股波動:房地產、平臺經濟等積極信號,有利于穩預期
2022-05-10 13:25 觀網財經-金融 -
四部門:對不裁員少裁員企業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2022-05-10 13:19 觀網財經-宏觀 -
外資巨頭重估中國資產:加倉京東、阿里,減持茅臺
2022-05-10 13:06 觀網財經-海外 -
聯通回應“私開95元疊加套餐包”:系統升級導致
2022-05-10 12:01 觀網財經-消費 -
媒體:去年外出農民工增長1.3%本地4.1%,本地就業趨勢凸顯
2022-05-10 11:13 農民工 -
央行釋放最新貨幣政策信號: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
2022-05-10 09:53 觀網財經-金融 -
美股連續三日重挫,齊創52周新低
2022-05-10 09:37 觀網財經-金融 -
比特幣跌破3萬美元關口,刷新10個月新低
2022-05-10 09:12 瘋狂比特幣 -
新船需求旺盛,3月廣東船舶出口量暴增102.9%
2022-05-10 08:33 觀網財經-宏觀 -
知情人士:比亞迪長沙工廠已停產整頓
2022-05-10 08:28 觀網財經-汽車 -
比亞迪深陷“排放門”:真相仍待調查
2022-05-09 18:47 觀網財經-汽車 -
利潤大降的寧德時代,能否稱得上世界級高科技企業?
2022-05-09 17:02 觀網財經-汽車 -
高曉松退出北京阿里音樂股東,在該公司已無任職
2022-05-09 16:45 -
小米指控印度執法機構對其員工實施“極端暴力威脅”
2022-05-09 16:42 觀網財經-科創 -
銀保監會:鼓勵商業養老資金為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提供支持
2022-05-09 14:49 觀網財經-金融 -
1076萬畢業生就業“轉向”,向左考公向右進廠
2022-05-09 13:05 -
1-4月進出口總值12.58萬億元,同比增長7.9%
2022-05-09 11:16 中國經濟 -
蘇州二手房取消限售年限,非限購區域房產不計入家庭限購套數
2022-05-09 10:41 觀網財經-房產 -
陸銘:發展縣域經濟,要先看是人口流入地還是流出地
2022-05-09 08:42
相關推薦 -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50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4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1012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3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