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以立陶宛商品存在質量問題為由,拒絕購買立陶宛多家糧食廠的谷物產品
-
郭肖嚯!
(觀察者網訊)立陶宛和臺灣地區在臺面上的“友好”這就被戳破了?據立陶宛媒體Delfi當地時間9日報道,臺灣地區以“質量問題”為由,斷然拒絕了該國農產品入臺。
“臺灣拒絕購買立陶宛谷物商品”
根據報道,有負責出口談判的公司向立陶宛農業部門反映,臺灣拒絕購買該國農產品。立陶宛農業部門證實了這一消息,同時介紹,一些小麥出口商也收到了類似的回復,臺灣方面給出的理由是存在“質量問題”。但雙方至今未明確這些產品具體存在什么問題。
Delfi稱,在立陶宛農業部門公開該消息后,臺灣方面又向立陶宛方保證,沒有限制立陶宛產品入臺,只是因為立陶宛對于臺灣來說,是一個新的谷物制品市場,農產品進口證的審核需要時間。其還稱,知道兩地一些公司之間已經在進行談判,可能也不會很快收到回復,但是,會繼續促進立陶宛和臺灣地區更多類型的食品貿易。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份,臺當局就以所謂的進口許口證為由來“阻擋”立陶宛的農產品。當時,臺灣剛剛接收了立陶宛一批“被大陸拒收”的啤酒,島內綠媒大肆報道、極盡渲染,稱這是“義氣相挺”“霸氣”之舉,立陶宛方面也一時上了頭,稱“臺灣更愛我們的產品”“這將大大激勵我們……”
就在當月,立陶宛農業部一名高級官員被爆料正施壓臺灣當局,要求加快對立陶宛農產品的進口許可,該官員稱,臺灣是立陶宛農產品和食品的潛在市場,但仍有很多公司正等待臺當局的進口許可證。因為若缺乏臺當局要求的進口許可、沒有企業下訂單,問題依然無法解決,“我們呼吁臺灣方面采取緊急行動,幫助這些企業獲批進口?!?
如今,4個月過去了,農產品依舊沒入臺,還是卡在“進口許可”這一關。
因瘋狂炒作對華議題,還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去年年底,我外交部宣布將與立陶宛的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指出,立陶宛政府公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背棄立方在兩國建交公報中所作政治承諾,在中國建交國中首個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在國際上制造“一中一臺”,這一錯誤行徑嚴重侵犯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中方有權做出正當合理反應。
今年1月,立陶宛總統瑙塞達接受當地電臺采訪時表示:“立陶宛犯了一個錯誤,允許臺當局以‘臺灣’之名在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從而引發了中方的強烈反應?!贝送?,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瑙塞達明確:是臺北,不是“臺灣”。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郭肖 
-
數十萬美國父母絕望:我沒法養活我的兒子
2022-05-10 13:23 -
阿富汗一省爆發武裝沖突,塔利班駐軍5000人已控制局勢
2022-05-10 13:18 阿富汗 -
尹錫悅宣誓就職:如果朝鮮棄核,將大幅改善其經濟
2022-05-10 12:06 三八線之南 -
美媒:拜登政府官員相信,俄烏沖突可讓美國騰手對付中國
2022-05-10 11:27 烏克蘭之殤 -
“我會待在達沃,繼續為菲民眾服務”
2022-05-10 11:15 -
-
59年來,英女王首次缺席議會開幕式
2022-05-10 11:02 -
拜登求330億美元對烏援助,美國會民主黨人:再給你加70億美元
2022-05-10 10:16 美國一夢 -
馮德萊恩親赴匈牙利商討俄油禁令,未達成協議
2022-05-10 10:01 歐洲亂局 -
針對中國?他訪問所羅門群島后又提“非法捕撈”問題
2022-05-10 09:23 中美關系 -
中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在喀布爾發放書包等物資
2022-05-10 08:15 阿富汗 -
斯里蘭卡沖突已致5死190傷,我使館提醒
2022-05-10 07:16 -
美國新增確診88010例、死亡178例
2022-05-10 07:14 美國一夢 -
英國女王將缺席議會開幕式:偶發性行動不便仍有發生
2022-05-10 07:04 -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在菲律賓總統選舉中獲勝
2022-05-10 06:45 -
拜登簽署租借法案,簡化對烏軍援
2022-05-10 06:42 烏克蘭之殤 -
“無法無天!”歐盟外長遭俄方怒斥
2022-05-09 23:01 烏克蘭之殤 -
馮德萊恩:歐盟6月將就烏克蘭入盟申請作出回應
2022-05-09 22:29 烏克蘭之殤 -
日媒問“中方哪位官員出席紅場閱兵”,外交部回應
2022-05-09 22:26 中國外交 -
俄駐波蘭大使向蘇軍戰士敬獻花圈時遇襲,俄波接連回應
2022-05-09 22:22 俄羅斯之聲
相關推薦 -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50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4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1012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3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