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應該竭盡所能幫烏克蘭,但不要說出來”
-
鞠峰算了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50:37【文/觀察者網 鞠峰】
81年后,又一份《租借法案》放在美國總統辦公桌上。
據《紐約時報》報道,5月9日,拜登在媒體見證下高調簽署了《烏克蘭民主防御租借法案》(Ukraine Democracy Defense Lend-Lease Act)。
盡管近日美國加碼對烏克蘭的支持,明面上搞軍援、簽法案;暗地里提供情報,但美媒爆料稱,拜登對有關美國給烏克蘭提供情報攻擊俄軍的爆料很不滿,也并不愿意激怒俄羅斯,試圖在支持烏克蘭這件事上把握尺度。正如負責俄羅斯事務的前美國國家情報官員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所說:“我們應該竭盡所能,但不要說出來?!?
拜登簽署租借法案 圖自美媒
必須指出,拜登這次簽署的租借法案不僅能夠大大簡化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以及其他必要資源的程序,還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之前二戰時期,為了聯合對抗納粹,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租借法案》,授權美國總統得以“出售、轉移、交換、租賃、出借等任何防御物資”,給予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的國家政府。
而今天,拜登挑5月9日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再次拿出《租借法案》,被認為是旨在給美國和烏克蘭披上“正義”的外衣,并“羞辱”俄羅斯如今已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正因如此,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在5月9日當天咬定俄總統普京“反歷史潮流、篡改歷史,以給非正義戰爭正名?!彼f,“今天本應是慶祝和平與歐洲團結一致在二戰中擊敗納粹的日子?!?
然而事實是,美國通過新《租借法案》援助的烏克蘭,也正面臨著俄羅斯對其“支持納粹分子”的指控。俄媒對于亞速營行為的種種爆料,似乎也坐實了其新納粹組織的性質。
“烏克蘭人每天都在付出生命的代價,”拜登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法案時說,“而俄羅斯人所犯下的暴行簡直是天方夜譚。戰斗的成本并不便宜,但屈服于侵略的成本更高?!?
美國最近對俄烏軍事沖突的參與度似乎越來越高,但美媒同時認為,拜登對此卻不想太過高調,怕落人口實。
《紐約時報》稱,近一段時間,美國在俄烏沖突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除了新的《租借法案》,拜登政府還提議再提供330億美元的軍事和人道主義援助,國會中的民主黨人計劃將該計劃再增加70億美元。拜登還派第一夫人秘密訪問戰區,并提供情報幫助烏克蘭殺死了十幾名將軍并擊沉了俄羅斯的艦艇。
美烏第一夫人在基輔會面 視頻截圖
然而報道還分析稱,拜登仍在把握尺度這件事上感到焦慮——雖然普京指控美國正在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但是美國政府拒絕承認,不想表現出直接支援烏克蘭軍事沖突的態度。
早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等主流媒體援引政府人士的消息,曝光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情報,以協助烏軍能夠更準確地瞄準俄軍特定攻擊目標,包括狙殺俄軍官等。相關報道稱美國的情報援助在俄烏沖突初期對于阻止俄軍進攻起到關鍵作用。
然而,拜登卻對相關曝光非常不滿?!都~約時報》援引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消息稱,在媒體爆料后不久,拜登召集了美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中情局局長威廉·伯恩斯開會:拜登似乎劃定了一條線——可以公開給烏軍提供槍、射擊俄軍戰士,但是給烏克蘭提供特定情報幫助狙殺俄軍官這種事情,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公布。
5月9日當天,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拜登對泄密事件感到不滿。拜登認為相關報道“夸大了美國的角色,也低估了烏克蘭的能力?!?
普薩基補充道,“美國會持續向烏克蘭提供有用的情報,但這些情報仍然‘有界限’?!?
從軍事沖突一開始,美國政府就試圖找準“紅線”,連援助烏克蘭的武器都要劃分是“防御性”的,因此可以被送往烏克蘭,哪些是“進攻性武器”因此不應交付。
一些資深政府官員表示,拜登對于公然激怒普京保持謹慎是正確的,因為與擁有核武器的俄羅斯局勢升級后果太過嚴重,不能冒險。
但最近幾周,這條“紅線”似乎越來越模糊,隨著美國政府的援烏裝備越來越先進,美國政府的表態也愈發強硬。奧斯汀兩周前訪問基輔宣布“我們希望看到俄羅斯再次被削弱到沒辦法做這些事的程度”,而佩洛西在隨后的基輔之行中公然表示,美國“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直到贏得勝利”。
實際上,自俄烏沖突至今,美國承諾提供的軍事援助已經達到38億美元。上周五(5月6日),拜登宣布了對烏克蘭的新一輪安全援助計劃,該計劃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火炮彈藥、雷達和其他設備。根據5月9日簽訂的《租借法案》,烏克蘭可以請求美國及其盟國提供武器和軍備援助,而美國政府利用軍事租借計劃,將加快向烏克蘭轉讓武器、軍事裝備、藥品、食品等。烏克蘭將在日后向美國支付租借費用。
前駐俄羅斯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Michael A. McFaul)表示,秘密幫助烏克蘭軍隊狙殺俄軍、與公開炫耀此事是有區別的?!笆堑?,普京知道我們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情報,”他說,“但大聲說出來利于普京公開指控俄羅斯正在烏克蘭與美國和北約作戰,而不僅僅是烏克蘭人。這不符合我們的利益?!?
負責俄羅斯事務的前美國國家情報官員安吉拉·斯坦特(Angela Stent)說,美國如果對于在烏克蘭所做的事情過于公開,可能會破壞使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反對俄羅斯的努力,并且“對于全球輿論來說,這不是一個好主意。我們應該竭盡所能,但不要說出來?!?/strong>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鞠峰 
-
俄方駁斥“俄領導層內部動蕩”:完全不屬實
2022-10-09 11:06 俄羅斯之聲 -
3秒,38槍…美國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國一夢 -
美國回應:已得知消息,不予評論
2022-10-09 09:59 俄羅斯之聲 -
“先發制人”打擊俄羅斯?美國重申:不會直接參與
2022-10-09 09:54 烏克蘭之殤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后最新衛星圖像
2022-10-09 09:35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渲染“核末日”,馬克龍:說話該謹慎點
2022-10-09 08:39 烏克蘭之殤 -
離譜!美頂級兒童醫院稱孩子“在子宮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別者…
2022-10-09 08:30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國一夢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普京下令加強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觀察者頭條 -
日韓稱朝鮮9日發射彈道導彈
2022-10-09 07:23 三八線之南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中斷事故初步確認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歐洲亂局 -
俄方: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車車主系俄一邊疆區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羅斯之聲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大規模中斷,或被蓄意破壞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烏克蘭國安局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
2022-10-08 23:00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蘇洛維金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
2022-10-08 22:13 俄羅斯之聲 -
上一秒還在啃漢堡,下一秒就被美國警察的子彈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國持有正確的物種保護理念,西方應更開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樓:含中國產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販沖進市政廳掃射:外墻布滿彈孔,市長當場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國天價氣“背刺”,德國拉日韓組“G7+”談價
2022-10-08 19:38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50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4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1012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3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