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裁軍大使:超級大國應承諾不稱霸外空
央視新聞11日消息,當地時間5月10日,中國裁軍大使李松率團出席在日內瓦萬國宮舉行的聯合國“負責任外空行為準則”開放式工作組會議。李松大使闡述中國在外空安全形勢和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等問題上的看法和主張,呼吁國際社會積極致力于維護共同和普遍的外空安全。他強調指出,最為首要的“負責任外空行為”,是超級大國承諾不稱霸外空,不尋求“主導外空”。
李松表示,外空與人類安全福祉息息相關,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征尤為突出。從歷史和現實角度看,外空軍備競賽的根源在于,超級大國企圖稱霸外空。這是長期懸于外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冷戰雖已結束30年,但個別國家固守冷戰思維,謀取單方面外空戰略優勢,給全球戰略穩定帶來嚴重消極影響,對外空和平與安全構成持久威脅。防止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是確保外空和平、安寧、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前提。
李松強調,“負責任外空行為”國際討論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維護共同和普遍的外空安全。擁有最大空間能力的國家對此負有特殊責任。任何國家都不應將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不在外空搞“大國競爭”、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各國應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通過合作應對外空安全各方面威脅。二是堅持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的根本目標。是否支持談判達成新的外空軍控條約,是衡量一個國家外空行為是否負責任的試金石。三是平衡處理外空安全與和平利用的關系,確保各國平等享有和平利用外空權利,特別是關注發展中國家和新興航天國家利益;摒棄意識形態偏見、雙重標準和單邊制裁,避免濫用“安全威脅”等借口妨礙他國和平利用外空活動。四是堅持多邊主義和綜合協調應對,支持聯合國在外空國際治理中發揮主平臺作用,確保外空國際規則制定進程的廣泛參與性、公正性、全面性和包容性,避免將少數國家意志強加于人。
李松說,中方注意到美國最近宣布不再進行“破壞性直升式反衛星導彈試驗”。我們歡迎一切真正有利于實現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目標的軍控倡議,但反對任何假借軍控之名擴大單邊軍事優勢的做法。美方倡議并未提及有關武器的研發、生產、部署、使用,更未提及其他威脅或破壞衛星正常運行的活動,完全不足以解決外空領域面臨的各方面問題。中國和俄羅斯共同倡導的“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草案,為外空安全提出了簡明有效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解決“直升式反衛導彈試驗”問題。我們呼吁有關國家停止以各種理由阻撓外空軍控條約談判,以負責任態度加入到談判進程中來。
(總臺記者 薛婧萌)
- 原標題:中國敦促超級大國承諾不稱霸外空
- 責任編輯: 黃一帆 
-
美國新增確診154465例、死亡634例
2022-05-11 07:22 抗疫進行時 -
德國外長:烏克蘭加入歐盟“沒有捷徑”
2022-05-11 07:07 烏克蘭之殤 -
-
烏克蘭首任總統克拉夫丘克去世
2022-05-11 06:52 -
歐盟高官:不會放棄“北愛爾蘭議定書”
2022-05-11 06:50 -
不滿OPEC拒絕增產,美國:立法起訴!
2022-05-10 22:47 -
立陶宛將俄列入“支恐國家”,俄議員警告
2022-05-10 22:41 烏克蘭之殤 -
烏媒:烏克蘭海軍一副司令陣亡
2022-05-10 22:38 烏克蘭之殤 -
1000響,為1000000人
2022-05-10 22:34 美國一夢 -
遭英媒匆忙打斷,俄外交官:這就是馳名西方的“言論自由”
2022-05-10 22:00 烏克蘭之殤 -
歐媒:中國一出手,孟加拉國全國通電
2022-05-10 21:56 -
他想另起爐灶:烏入歐要幾十年,應建新歐洲政治共同體
2022-05-10 21:06 觀察者頭條 -
-
王岐山出席尹錫悅就職儀式,就中韓關系提5點建議
2022-05-10 19:05 中國外交 -
美國脫衣舞俱樂部招聘烏克蘭舞娘,聲稱“和烏克蘭站在一起”…
2022-05-10 18:05 烏克蘭之殤 -
美媒:新冠死亡病例超百萬,給數百萬美國人生活帶來永久性變化
2022-05-10 17:56 抗疫進行時 -
“美國應該竭盡所能幫烏克蘭,但不要說出來”
2022-05-10 17:54 烏克蘭之殤 -
遠在南極,也有!
2022-05-10 17:31 -
CNN:波音輸了飛機競賽,然后收拾包裹搬去了華盛頓
2022-05-10 17:17 美國一夢 -
斯里蘭卡暴力沖突已致7死,軍方連夜營救剛宣布辭職的前總理
2022-05-10 17:09
相關推薦 -
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 評論 350盧拉:期待同中方密切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 評論 34外交部:中國民用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 評論 1012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設在吉國首都 評論 283最新聞 Hot
-
澳運煤船正駛向中國,阿爾巴尼斯有望年內訪華
-
“中國人從不向我們發號施令,美國官員倒是經常提條件”
-
中吉烏鐵路籌建加速,吉烏項目辦公室在比什凱克設立
-
成都一商場女廁設無遮擋男童便池,涉事方回應
-
“若盟友援烏遠程導彈,我們保證不打擊俄領土”
-
普京:80年后再遭德坦克威脅,俄回應力度將遠超坦克
-
生育登記與結婚“脫鉤”,挑戰倫理、助長黑產業?
-
美軍火商擬1美元賣烏克蘭兩架無人機,但…
-
布林肯剛走,以色列就立刻發動空襲
-
白宮幕僚長在交接儀式上哭了,稱贊拜登是“好父親”
-
美國奧委會:支持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但...
-
為抗衡中國,美國30年后重開這個大使館
-
美債上限首回合“交鋒”,無果
-
澳大利亞新鈔票將不再印英王像,澳財長:我希望看到一個共和國
-
俄大使困惑:布林肯就不能直接給我們外長打電話?
-
俄外長:沙利文這話太可怕,想把所有人變成美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