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點 | Opinion more
-
“被逼還手”,大概是今年臺海局勢的主基調
愈來愈多臺灣的觀察者認為,展望未來的臺海局勢,“逼統”才是實況,不過,到底誰逼誰,很值得琢磨。采取被動反制只能抵消對手攻勢,主動創造“被逼還手”的環境,既能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并求借力使力,反制的同時還能向前推進。[全文]
-
米爾斯海默為何建議將臺灣納入美國“核保護傘”之下?
美國核保護傘在臺灣問題上是禁區中的禁區,光是搞外交辭令試探可能性,就屬于“臺灣有事”,是突破所有底線的挑釁。若到了這個地步,中俄商量一下,在阿拉斯加附近部署核武,反操作“臺灣有事,就是阿拉斯加有事”,就看誰事大。[全文]
-
大陸“硬的更硬”,才使臺灣綠營“軟的更軟”
如果只按照“傷害臺灣人民情感”的邏輯決定對臺政策,臺灣人民反而永遠看不到真相,見不到棺材,對統一是阻力,而非助力。[全文]
-
臺韓半導體業,凜冬將至
韓國再怎么說也是主權國家,政府企業同舟一命,不至于被掏空,但臺灣不是,加上當局還專注于出讓自主性給美國,整個行業被刨根的風險愈來愈高,逼得臺積電屢屢公開強調“離開了臺灣,就不是臺積電”。[全文]
-
圍繞臺灣問題,美國“宮斗”再起
美國打“臺獨牌”,等于將“崛起半途中”的東南亞國家進一步推離美國隊,也陷日韓于更尷尬的境地,致使反華節奏失控,打亂一整盤棋?!杜_灣政策法》旨在威懾中國大陸,但已先威懾了白宮,這是一個促戰的法案,并是立法者強行綁架美國外交政策的惡劣案例。[全文]
-
兩岸統一進程,一定是“文武并用”
很多網友“重武輕文”,其實它一方面表現了一種長期積累起來的愛國主義的道德及熱情,我相信其中有真誠的成分,但是廣大網友也要非常清楚地看到,這一場民族復興的決定性的斗爭,實際上同時又是世界體系重新定義的斗爭。[全文]
-
要統一,不能只看經濟層面
中國的輿論場近年頻頻唱衰美國,美國的輿論場至少有一半也在唱衰美國,以致此論已深入人心。只是,正確的理解有時會造成與意愿相反的效果……所以請注意這個命題:如果美國竟然復興了,統一的對策是什么?[全文]
-
很多西方人只有刻板印象,如何讓他們認真對待中國
中國對佩洛西竄臺的反應可以被稱為西方的警鐘。西方此前認為臺灣是一個擱置的問題,偶爾會有波折,但總的來說現狀可能永遠維持下去。我認為這次的警鐘告訴所有人:不,中國對祖國統一的決心是毫不動搖的。[全文]
-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不放棄“和平統一”
我們的政府很清醒,和平未到絕望之時,絕不輕言戰爭。如果實在沒招了,那也就只剩下一個選項了,直到這個時候,才能對歷史有個交代。[全文]
-
美智庫推演:美軍介入臺海,為何會損失慘重
美國國防專家專注于推演圍繞臺灣美中最終爆發戰爭的結果。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推演在白宮附近的一座辦公樓五樓進行,推演假設美國將在2026年對中國武統臺灣做出軍事干預。盡管推演者帶有美國立場,但他們發現,即使美臺能阻止武統,也會付出巨大代價。[全文]
-
解放軍臺海演訓,背后軍事邏輯是什么?
未來如果要登陸作戰的話,陸??杖娍梢札R頭并進,實施海島登陸。陸軍現在不斷打造自身的海戰能力,相當于要打造一支陸軍海戰隊,海軍本身的陸戰隊就是用來登陸作戰的,另外空軍有空降兵部隊,也是用來登陸作戰的,這就形成了解放軍立體登陸的能力建設。[全文]
-
對于“臺獨”頑固分子,大陸如何用法律懲處?
隨著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的不斷加劇,當下看來,我們有必要綜合運用法治方式和法治力量,有力防范、制止、懲治分裂國家的違法犯罪行為。[全文]
-
連日軍演,臺灣民眾到底什么反應?
國際社會其實不會“救臺灣”,民眾對此隱隱有感,但離迫切的危機感還很遠。這種看似極度遲鈍的表現,有一個心理暗示很關鍵,即“大陸就算打過來,也不會對人民動手”,這對大陸而言未嘗是壞事。而這次在經濟上的措施,倒讓臺灣人有點意外。[全文]
-
臺海聯合大演習:驚天動地的三天
在聯合大演習期間,美國艦隊和飛機躲得遠遠的,往日跳得很高的日本和澳大利亞也悄然無聲,北約更是沒事人一樣,對只有美國和西方支持才敢上躥下跳的“臺獨”勢力是沉重打擊。在某種程度上,西方對中國軍力增長的認知是矛盾的……[全文]
-
多種食品暫停進口,大陸對臺開啟“經濟制裁”?
臺灣輿論擔心,若兩岸關系持續緊張,大陸是否會對臺“陸續出招”,包括終止ECFA等。民進黨創黨元老洪奇昌稱,大陸的“工具箱里還有很多工具”。[全文]
-
佩洛西竄訪后,臺海進入新常態
走出了第一步,個人政治遺產和美國的臉面都不容許佩洛西退縮了。不管有意無意,她墊上了25年來武統門檻前最大的一塊墊腳石。這次墊得足夠高了嗎?不知道,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但每墊一次,中國離統一更近一步,所以西方媒體也破例沒有為佩洛西叫好。[全文]
-
美國想在臺海打代理人戰爭,我們要看清五點
我們只應在我們認為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打合適的戰爭,而不應在敵方認為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打他們認為合適的戰爭。這才是大智慧。[全文]
-
軍演只是“一拳”而已,請多點耐心和信心
專家認為,目前來看,中方在臺灣問題上做好了充分的博弈準備,軍演只是大陸“組合拳”中的“一拳”而已,接下來我們還會有一系列反應和配套動作。[全文]
-
從中美最新交鋒,能否看清對臺問題分歧的本質?
如美國不能維持臺灣地區與大陸分裂的現狀,會即時失去日本、韓國、菲律賓乃至整個東南亞對美國的信心及依賴。更不要說,統一后的中國國力會大大加強。這一減一加的后果,是美國不能面對的現實,這才是臺灣問題在目前及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在中美關系中的微妙角色。[全文]
-
“臺美21世紀倡議”在吹什么?
“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名稱里的關鍵詞是“21世紀”,以區別20世紀的自由貿易協定?,F在的美國已無可能再自我束縛,不是自貿協議有什么問題,而是美國在自己創建的自由規則下已經玩不贏中國,所以21世紀的新家法,只能束縛別人,不能束縛自己。[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
-
廣東省委書記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
-
巴新政府宣布關閉駐臺灣商務代表處,中方盛贊
-
國臺辦:近期解放軍演練是對臺美勾連挑釁升級的嚴正警告
-
“解放軍有關演練旨在反擊外部勢力、‘臺獨’勢力勾連挑釁”
-
停了近3年,今起復航
-
美“鐘云”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東部戰區回應
-
韓國國會副議長竄臺,我使館抗議
-
國防部回應美對臺軍售: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將予以堅決反制
-
臺當局延長義務兵服役期限,汪文斌:相信臺灣同胞不會充當炮灰
-
蔡英文:臺灣地區義務役延長至1年
-
我外交部:民進黨當局利用所謂“邦交國”搞政治操弄,注定失敗
-
他妄稱所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我駐日使館回應
-
臺盟第十一次全盟代表大會閉幕,蘇輝當選臺盟中央主席
-
國臺辦:所謂大陸暫停進口臺灣秋刀魚等水產品報道與事實不符
-
拜登吹噓臺積電赴美設廠 美媒潑冷水
-
老外在臺灣做加急核酸花1747元、等9小時:嚇人,不會再來了
-
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
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
-
“關于廈門艦的回應,我想給他們點個贊”
-
-
· 臺灣 ·
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上,臺灣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經濟上,臺灣是對大陸依賴最大的經濟體之一。馬英九上臺之后,兩岸關系趨向穩定,政治、經濟、文化往來愈加密切。未來,我們期待打破部分臺獨人士的防衛機制,臺灣回歸故土,同祖國共享崛起盛世。
-
不“去中國化”了?蘇貞昌自比袁崇煥被群嘲
-
大陸螺螄粉成了“統戰食品”?
-
突發!他持刀沖上陳時中競選宣傳車
-
臺北故宮承認:破成碎片的至少有250件
-
“病危大熊貓大陸可以拿回去”,臺官員被批“沒人性”
-
“丟石頭的要被記過了,因為讓人發現大陸無人機真的在‘領空’”
-
臺軍校招生千人只來200人,臺防務部門震驚
-
“蔡英文,不要挑釁大陸!”
-
妙啊,臺前官員用這句俗語形容佩洛西竄訪
-
陳時中“忙到9點才吃泡面”?臺網民吐槽:餐具也太干凈了
· 陳時中“跑”了 -
臺北知名小學教師被曝上課傳教,用“圣經金句”洗腦學生
-
臺軍之后,全臺中小學生也被安排了
-
“榨菜哥”“田鼠哥”雙雙破防:三星或用電擊敗臺積電
-
臺當局炒作立陶宛世衛大會挺臺灣,遭嘲諷:狗吠火車
-
網飛玩梗,被綠營網軍“出征”了...
-
臺專家稱“打疫苗+感染是最好的免疫”,蔡英文動心了
-
島內大學安排跨性別學生入住女生宿舍,女學生不干了
-
臺媒:臺軍“憲兵”刊物封面一錯18年
-
三立這是明目張膽地胡說八道了?
-
臺軍在東部海域密集操演射擊,漁民受不了了
-